.IPA(iOS App Store 套件)格式用于打包和分发适用于 Apple iOS 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它是提交到 iOS App Store 的应用程序的标准存档格式。.IPA 文件本质上是一个压缩的 zip 存档,其中包含 iOS 应用程序在 iPhone、iPad 或 iPod touch 设备上正常运行所需的所有必要组件和资源。
从本质上讲,.IPA 文件包含一个名为 `Payload/` 的捆绑目录,其中包含实际的应用程序捆绑。应用程序捆绑(通常命名为 `Application.app`)是一个目录结构,其中包含已编译的二进制文件、资源和元数据文件。此捆绑遵循 Apple 的 iOS 开发指南规定的特定结构和命名约定。
在 `Application.app` 捆绑中,有几个关键组件: 1. `Application`:这是应用程序的主要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由用 Objective-C、Swift 或 React Native 或 Flutter 等框架编写的源代码编译而成。 2. `Info.plist`:这是一个 XML 格式的属性列表文件,其中包含有关应用程序的基本配置信息,例如其捆绑标识符、版本号、支持的设备方向和所需的设备功能。 3. `AppIcon.appiconset`:这是一个目录,其中包含各种尺寸的应用程序图标图像,旨在满足不同的设备分辨率和屏幕密度。 4. `LaunchScreen.storyboard` 或 `LaunchImage.png`:这些文件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启动屏幕,该屏幕在应用程序加载时显示。 5. `Assets.car`:这是一个资产目录文件,其中包含各种应用程序资源,例如图像、图标和其他视觉资产,针对不同的设备比例和分辨率进行了优化。
除了 `Payload/` 目录外,.IPA 文件还可能包含其他可选目录和文件: - `Symbols/`:此目录包含可用于崩溃符号化和调试目的的调试符号。 - `iTunesArtwork`:此文件是高分辨率图像,用作 App Store 中应用程序的图标。 - `iTunesMetadata.plist`:此属性列表文件包含 App Store 的元数据信息,例如应用程序的名称、描述、类型和版权详细信息。
创建 .IPA 文件时,所有这些组件都会捆绑在一起并使用 zip 压缩算法进行压缩。然后使用 Apple 颁发的证书对生成的 .IPA 文件进行数字签名,以确保其完 整性和真实性。此签名过程验证应用程序是由注册的 iOS 开发人员构建和打包的,并且未被篡改。
要在 iOS 设备上安装 .IPA 文件,需要使用与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UDID) 匹配的配置文件对其进行签名。配置文件包含有关应用程序的功能、权限和允许其运行的设备的信息。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使用 Xcode 或第三方实用程序等工具直接在他们的测试设备上安装 .IPA 文件。
在向 App Store 提交应用程序时,开发人员通过 Apple 的 App Store Connect 门户上传 .IPA 文件以及屏幕截图、应用程序元数据和其他所需信息。然后,Apple 会审核应用程序以确保其符合其准则和质量标准。如果获得批准,该应用程序将可在 App Store 上下载。
.IPA 格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安全性。iOS 采用了一个强大的安全模型,该模型限制应用程序在未经明确用户许可的情况下访问敏感的设备资源或数据。沙盒机制确保应用程序在其自己的隔离环境中运行,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或系统文件。此外,iOS 强制执行代码签名和签名验证,以防止篡改并确保只有受信任的代码才能在设备上执行。
.IPA 格式随着每个 iOS 版本中引入的新功能和功能而不断发展。例如,随着 iOS 8 中应用程序扩展的引入,.IPA 文件现在可以包含扩展捆绑,使应用程序能够将它们的功能扩展到主应用程序之外。类似地,资产目录格式已得到增强,以支持矢量图像、PDF 文件和其他优化,以提高性能并减小应用程序大小。
总之,.IPA 格式是 iOS 应用程序分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封装了应用程序在 iOS 设备上运行所需的所有必要文件、资源和元数据。通过遵守 Apple 的严格准则和安全措施,.IPA 格式确保了用户一致且安全的应用程序体验,同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 种通过 App Store 打包和分发其应用程序的标准化方式。
檔案壓縮透過減少冗餘,讓相同的資訊佔用更少的位元。可壓縮的上限受資訊理論約束:對於無失真壓縮,上界是信源熵(參見香農的信源編碼定理以及他於 1948 年發表的《通信的數學理論》)。對於有失真壓縮,碼率與感知品質之間的權衡由率失真理論描述。
多數壓縮器分兩個階段。首先,模型會預測或揭露資料中的結構。接著,編碼器把這些預測轉成近乎最優的位元型態。經典的建模家族是 Lempel–Ziv:LZ77 (1977)及 LZ78 (1978) 會偵測重複子字串並輸出參照而非原始位元組。編碼面則由霍夫曼編碼(見原始論文1952)為較常出現的符號分配更短的碼字。算術編碼與範圍編碼再進一步逼近熵極限,而現代的非對稱數值系統(ANS)則用查表方式取得相似壓縮率。
DEFLATE(被 gzip、zlib 與 ZIP 採用)把 LZ77 和霍夫曼編碼結合。其規格完全公開:DEFLATERFC 1951、zlib 封裝RFC 1950以及 gzip 檔案格式RFC 1952。Gzip 針對串流設計並明確不提供隨機存取。PNG 影像則把 DEFLATE 規範為唯一的壓縮方式(視窗最多 32 KiB),詳見 PNG 規格「Compression method 0… deflate/inflate… at most 32768 bytes」與W3C/ISO PNG 第二版。
Zstandard (zstd): 針對高壓縮率與極快解壓而設計的通用壓縮器。格式記載於RFC 8878(以及HTML 鏡像)和 GitHub 上的參考規格文件。與 gzip 類似,基本框架並不追求隨機存取。zstd 的絕招是字典:從語料擷取的小樣本能大幅改善許多小型或相似檔案的壓 縮(參閱python-zstandard 字典文件與Nigel Tao 的示例)。各實作同時支援「非結構化」與「結構化」字典(討論)。
Brotli: 為網頁內容(如 WOFF2 字體、HTTP)優化,結合靜態字典與類 DEFLATE 的 LZ+熵編碼核心。規格載於RFC 7932,文件同時指出滑動視窗為 2WBITS-16,WBITS 介於 [10, 24](1 KiB-16 B 至 16 MiB-16 B),並且不嘗試隨機存取。Brotli 常在網頁文字上優於 gzip,解碼也相當快速。
ZIP 容器: ZIP 是一種檔案封存格式,可存放使用多種壓縮法(deflate、store、zstd 等)的項目。權威規格是 PKWARE 的 APPNOTE(參見APPNOTE 入口、托管副本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概覽ZIP File Format (PKWARE)/ZIP 6.3.3)。
檔案壓縮是一個減少檔案或檔案群大小的過程,通常用於節省儲存空間或加速網路傳輸。
檔案壓縮運作原理,透過識別並移除數據中的冗餘資訊。它使用演算法將原始數據編碼在較小的空間裡。
兩種主要的檔案壓縮類型是無失真及有失真壓縮。無失真壓縮可以完美地恢復原始檔案,然而有失真壓縮在一些資料品質的損失下能得到更大的壓縮程度。
一個常見的檔案壓縮工具範例是WinZip,它支援多種壓縮格式包括ZIP與RAR。
在無失真壓縮中,質量保持不變。然而,在有失真壓縮中,可能會有顯著的質量下降,因為它刪除了一些較不重要的數據以便更大程度地減少檔案大小。
是的,相對於資料的完整性來說,檔案壓縮是安全的,尤其是無失真壓縮。然而,如同所有檔案,被壓縮的檔案也可能受到惡意軟體或病毒的攻擊,所以總是需要有專業的安全軟體以保護。
幾乎所有種類的檔案都可以被壓縮,包括文字檔案、圖像、音訊、視頻和軟體檔案。然而, 壓縮程度可以因檔案類型而有顯著的不同。
ZIP檔是一種使用無失真壓縮以減少一個或多個檔案大小的檔案格式。在ZIP檔中的多個檔案被有效地打包為單一的檔案,這也讓分享變得更加容易。
技術上可行,儘管額外的大小減少可能非常小或甚至適得其反。壓縮一個已經壓縮過的檔案有時可能會增加其大小,原因在於壓縮演算法所增加的metadata。
解壓壓縮的檔案,通常需要一個解壓縮或解zip的工具,像是WinZip或7-Zip。這些工具可以从壓縮格式中提取原始檔案。